隨著環境(Environmental)、社會(Social)及公司治理(Governance,簡稱ESG)領域的發展和成熟,企業不再僅停留於空泛的承諾,取而代之的是實際行動和價值創造。
這一新秩序的出現,是由於來自關鍵持份者的期望推動,包括那些希望看到企業進行風險徹底評估的投資者,以及不滿足於品牌道德表現的消費者。
從氣候適應到社會責任,ESG正在受到增加的審視和新的商業機會的塑造。
雖然現行的法規環境仍然分散且不一致,例如歐盟推遲了其《企業永續報告指令》的部分推出,而美國的ESG辯論也在加溫,但市場對ESG的期望仍持續升高。 針對飲料酒精公司的訊息很明確:必須進化ESG策略,否則將有落後的風險。
接下來是目前定義飲品產業未來的五大ESG趨勢,以及各品牌如何應對這些發展。

1. 從承諾到可衡量的影響

淨零碳排目標和負責任的採購承諾已不再足夠。企業價值鏈的每一個面向都需要明確的表達和具體成果:如節省的水量、避免的碳排量以及避免送入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數量。這種轉變是從雄心式的目標轉為責任制。企業也逐漸在制定目標時變得更加現實,專注於他們能影響的問題以及那些產生最顯著負面影響的部分。
對酒類品牌來說,這個趨勢意味著ESG必須融入核心的KPI、供應鏈指標和投資者報告之中。

2. 包裝即永續與創新的平台

包裝是飲品產業中最顯眼也是環境負荷最大的部分之一。壓力正在增加:要求減少材料用量、提高可回收性,以及重新思考產品如何行銷和交付予消費者。
因此,各公司正在試驗輕量瓶、可重複使用的系統以及數位標籤(例如QR碼)來溝通產品來源、健康數據和環境影響。這一趨勢將持續在產業中發揮核心作用,預計會有更多試點計畫和創意湧現。
增加的創新也將帶來成本節省,早期的採用者已經開始與政府合作,政府也表示他們準備支持具顛覆性的創新者。
最大的考驗將來自於消費者的行為改變,以及他們願意多快地接受新格式、回收計劃和循環再利用系統。

3. 責任飲酒與健康作為社會ESG優先事項

除了勞動力、勞工權利和多樣性之外,社會影響迅速增長為ESG的核心支柱。在飲料酒精產業中,企業如何處理與酒精相關的危害、推廣適度飲酒及回應健康意識加強的消費者,成為重要的差異化因素。
建基於一些以前屬於企業社會責任(CSR)範疇的倡議,全球正重新努力推動負責任的行銷、未成年飲酒的預防以及增加低酒精和無酒精選項的可用性。所有這些領域都符合消費者對道德及包容性品牌的期待。隨著更多消費者轉向健康、保健和透明化,飲料公司正在重新定位ESG,以涵蓋社會責任和環境指標。我們可以預期在健康導向的創新上會有更多投資,也會有大品牌的分拆產品。

4. 供應鏈透明化與再生性採購

從田間到酒杯,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期盼企業理解並影響其供應鏈。農業貢獻了產業排放量的一大部分,因此再生性農業、道德採購和範疇3碳排放量減少現在成為焦點。
永續金融和ESG驅動的採購政策正在加速這一轉變。強調可追溯和道德採購的產品同時,企業也在執行社會企業原則以保障其工作者,並確保有檢核機制來顯示問題,且制定健全的改進流程。
面對複雜的國際供應鏈及距離遙遠的農民,企業正在努力找出最佳管理方法。成功者將是那些在供應鏈的每一階段都可以積極參與,並能夠傳達最佳實踐、保障供應且真實地將這些作為積極的品牌差異化者。

5. 反綠色漂白與ESG保證的興起

隨著ESG的重要性上升,過度承諾的風險也隨之增加。歐盟《綠色聲明指令》和類似的法規正在提高標準:企業現在必須提供獨立證據來支持其環保聲明,否則將面臨聲譽和法律後果。
這促使整個業界轉向經過審查的數據、經驗證的報告以及簡單明了的企業溝通。投資者要求更多詳盡且標準化的披露,而消費者也期望能信任的聲明。
因此,飲料公司正在加強內部審核流程,更早地涉及法律和合規團隊,並越來越多地與第三方ESG評估方合作。

展望未來——變革中的產業

飲料產業在應對ESG變化的要求方面並不孤單,他們關注的是可衡量的進展、跨功能整合和策略明確性。 目前明確的是,仍有許多工作要完成。例如,範疇3的排放追蹤在大多數領域中仍不完善。同時,社會ESG仍未充分報告,許多永續性倡議仍缺乏建立長期信任所需的透明度。
然而,當企業著手解決“如何”的挑戰時,一個強大的“為何”理由正在浮現。這些領導者利用ESG創新,與具有意識的消費者聯繫,並符合財務和投資者的期望。
對於全球的酒類品牌來說,這是將ESG從目標發展成競爭優勢的時刻 - 確保對外宣稱的與幕後操作的一致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