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的交通發展當中,公私協力的平台是一大亮點。然而,在奈及利亞拉各斯州的 LagRide 平台,司機因拒絕使用平台的新應用程式而面臨逮捕風險,並可能被沒收車輛。這一情勢加劇了司機們與剛剛接手營運管理權的中國汽車公司CIG Motors之間的緊張關係。

司機們對於新應用的不滿,源自於拉各斯州政府與原開發商 Zenolynk Technology Ltd 突然終止合約。司機們指出,新應用的收費過低、功能不佳、以及限制性的支付政策,都是他們不願使用的原因之一,這導致司機參與度顯著下降。

LagRide 管理層給司機們發出通知,其中提到:「有些車長被記錄到不當行為,包括:在沒有合理原因下拒絕接單、接受現金支付而非使用平台的支付系統。」此外,還有司機被指控通過鼓勵乘客使用其他順風車服務來排擠 LAGRIDE 應用,從而損害平台利益。

即便 LagRide 在 2025 年 3 月 25 日當天創下超過 6 億奈拉(約 389,911 美元)的商品交易總額(GMV),司機流失仍是當前的一大問題。據 Condia 看到的文件顯示,盡管訂單量顯著增加,但可用司機人數卻不足以滿足需求。

四位司機向 Condia 特別表示,他們正籌劃抗議,以挑戰管理層的行為。「他們(LagRide)下令開始扣留我們的汽車。我們將於週四召開抗議和策略會議,以明確表達我們的要求」,一位司機在接受 Condia 訪問時表示。

司機們的不滿還包括對於 LagRide 資產融資計畫的不滿、日益增高的經營成本、上漲的油價以及司機福利不佳等廣泛議題。他們此前已要求結算未償清的汽車貸款餘額並退出該計畫,指出對 CIG Motors 管理層缺乏信任感。

一位司機 Sam Mfuk 在與中國汽車製造商於拉各斯維多利亞島的一系列會議後,於兩週前對 Condia 表示:「司機們不願再參與此計畫,他們寧願償還負債,也不願意繼續在新管理層(CIG Motors)下工作。」

CIG Motors 在僅僅一個月前才接手了 LagRide 的營運控制,如今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重新贏得司機們的信任。專家建議,該公司應該採取更加民主的方式,並可考慮引入司機認為更易用的前應用功能,例如更具彈性的支付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