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的新策略:月活躍觀眾指標引發廣告業者的戒心

Netflix最近推出了一個嶄新的統計指標——每月活躍觀眾(MAV),旨在透露其廣告訂閱服務的受眾行為。然而,此舉卻並未如預期般贏得廣告買家的普遍青睞。

負責Netflix廣告業務的艾米·萊因哈德(Amy Reinhard)在發布會上闡述了此指標的意義,她表明MAV能更真實地反映出家庭在客廳內的觀看習慣,而非單純依賴帳戶數量來判斷活躍觀眾。根據Netflix的計算方式,只要用戶每月至少觀看一分鐘的廣告,就算作活躍觀眾,並針對家庭平均人數進行計算。

廣告界的反應:懷疑與不確定

儘管此指標看似為廣告業提供了更多信息,但對於某些廣告買家而言,其實際用處仍受限,無法直接用作交易依據。Collective Measures的品牌媒體主管本·瓦斯克(Ben Vaske)表示:「這是一個舊有的電視頻道策略,旨在藉此方法抵補觀眾流失的收視率。」

與此同時,來自Brave Bison的策略總監布倫達·艾米森(Brenda Imeson)指出:「這種乘以家庭平數的計算方式,會讓數據看似更為廣泛,但缺乏第三方驗證能力,不易證實其準確性。」

新指標的可比性問題

對購買廣告的公司來說,更具煩惱的是MAV指標的比較性質。作為一套專屬於Netflix的尺度,若要對比其他串流平台的數據難度不小,尤其絕大多數的廣告主都在同時利用多個平台進行佈局。

廣告行業中,數據整合性和外部可驗性一直是浩瀚廣告生態系統的挑戰。更何況對於注重點擊評論價值的廣告商來說,若這些指標不能直接量化成實際的商業效益,其重要性大打折扣。

Netflix月活躍觀眾指標的未來

Netflix希望利用MAV創建一個更具透明度和可控操作性的平台,即便其首席執行長史賓塞·紐因(Reed Hastings)透露將提供更詳細的第三方數據和媒體研究合作夥伴,但這項指標的接受度仍待觀察。

總結來看,Netflix雖努力改進其廣告平台分析指標,以期提升市場競爭力,但若無法解決可驗證性及商業交易應用問題,廣告商的信心恐怕難以一朝建立。未來,或許Netflix需尋找更多的創新手段,真正贏得廣告市場的青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