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vidia再度在全球市值排行榜上攀升至首位,重新奪回世界上最有價值上市公司的頭銜。目前這家晶片製造商的市值達到3.78兆美元,超越了微軟,並逼近史無前例的四兆美元里程碑。距離其成為首家市值達到一兆美元的半導體公司不到兩年。該公司的股價上升與總裁黃仁勳計劃出售最多達8.65億美元的Nvidia股票相吻合。這股重新的動力源於其股價自4月份的低點反彈了64%,原因是持續對Nvidia AI計算系統的需求。儘管今年早些時候,隨著中國的經濟型AI模型DeepSeek的出現引發了一次短暫的股市下跌,但投資者信心迅速回升。對於非洲的科技生態系統來說,Nvidia的持續主導地位意味著機遇和挑戰並存。在全球雲端巨頭大力投資Nvidia支援的基礎設施之際,本地AI初創公司面臨著日益上升的成本和對非非洲平台依賴的不斷加劇。

AI消費激增,伴隨風險

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近期將Nvidia的目標股價上調至每股250美元,暗示未來市值可能高達六兆美元。Baruah預期全球AI支出到2028年將接近每年兩兆美元,主導支出的是超大規模企業和企業買家。這一觀點也被像Loomis Sayles的Aziz Hamzaogullari這樣的機構投資者所認同,後者稱Nvidia在計算領域的十年變革中處於“絕佳地位”。Nvidia的收入大部分來自於幾個主要客戶—微軟、亞馬遜、字母和Meta,他們在下一財政年度計畫合計投入3,5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,高於今年的3,100億美元。這些公司單是就占了Nvidia收入的超過40%。

但樂觀的展望伴隨著警示

仍然,樂觀的展望伴隨著警示。Nvidia最大的客戶之一正積極研發自己的AI晶片,以降低對Nvidia高價GPU的依賴。這可能成為Nvidia定價槓桿的長期威脅。Polen Capital Management的Dan Davidowitz表示:“這些消費趨勢持續的可能性並不保證。要維持當前估值,你不得不做出一些非常穩健的假設。”

此外,地緣政治增加了不確定性。Nvidia的晶片生產外包給台灣的TSMC,使其容易受到美中貿易政策變動的影響。隨著7月9日90天關稅暫停期的即將到期,任何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都可能干擾供應鏈—這是非洲科技領袖應密切關注的問題,因為許多本地AI項目高度依賴全球供應路線。